由于气候、地理位置和历史等原因,菲律宾人的饮食习惯非常具有当地特色。
第一,喜欢吃米饭和木薯。菲律宾人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米饭。菲律宾最主要的农作物就是稻米,而且菲律宾水量充沛、土质肥沃,稻米一年两熟到三熟,70%的菲律宾人都以大米为主食。此外,菲律宾人经常用木薯汁煮饭,也非常喜欢喝用椰汁煮木薯而熬成的饮料。
第二,喜欢酸、甜、辣。菲律宾人的饮食口味非常重口,他们喜欢吃一些刺性的调味品,如香醋、辣椒、大蒜、胡椒、咖喱饭、糖等。任何菜甚至是汤都添会加大量的香醋和大蒜,有时觉得香醋不够酸还会加未成熟的罗望子果肉。
第三,喜欢油炸和烧烤食品。菲律宾人最喜欢的烹饪方式就是油炸,其中最有名的油炸食物包括炸鱼、炸香蕉、炸猪皮等。而烧烤最有名的菜式是烤乳猪(Lechor)。菲律宾的烤乳猪是在一只70~100斤的成龄猪肚子里塞满香蕉叶、盐和其他香料或调味料,用竹竿将乳猪串起来,再用椰子壳作燃料进行熏烤,这样做出的烤乳猪色泽光亮,味道清香,肥而不腻。
第四,饭后水果是标配。菲律宾人非常喜欢吃水果,特别是在饭后。不管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菲律宾人都会在饭后吃水果。菲律宾地处热带海洋气候,雨水充足,日照时间长,因而盛产各种各样的热带水果,菲律宾最有名的香蕉就是皇帝蕉,皇帝蕉体形较细但口感香甜软化,香蕉味非常浓郁。菲律宾人喜欢将青色的香蕉进行蒸煮后蘸黑砂糖食用,还喜欢将香蕉进行烤后再食用成将香蕉进行油炸。芒果在菲律宾被称为国果,菲律宾最有名的芒果是吕宋芒,被誉为世界上最甜的芒果。
第五,菲律宾人非常喜欢吃手抓饭,菲律宾式手抓饭是将各式各样的食物放在香蕉叶上,中间再放上米饭,人们可以用手将米饭和下饭菜捏成一个类似饭团的样子,然后食用。随着西班牙和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活动,西方文化被带到了菲律宾,给菲律宾带来了饮食习惯上的改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西式餐具的使用,但是菲律的下层人民依然会使用手来吃饭,因此菲律宾的大部分餐厅都会有洗手设备,供人们餐后洗手。
菲律宾人的饮食文化源流
中华美食对菲律宾饮食文化的影响。中国在唐朝就已经开始和菲律进行贸易往来了,并逐渐向菲律宾进行了移民。受到菲律宾华人的影响,菲律宾人特别爱吃中国的饭菜,如馄饨、米线、春饼、叉烧包、杂碎、烤乳猪等。
日常饮食中,菲律宾人离不开米粉、面干、豆干、豆豉等,使用的炊具也是中国式的尖底锅和小煎平锅。菲律宾人还特别爱吃粽子,他们不仅在端午节吃粽子,在圣诞节也吃棕子,平时还把粽子当成风味小吃。菲律宾粽子的造型是按照中国古代粽子的模样制作的,呈长条状,味道跟浙江嘉兴一带的棕子的味道很像。菲律宾人喜欢吃猪肉也是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宾人在举行社区仪式和庆祝活动时喜欢用猪肉做祭品来进行祭祀,因为菲律宾的猪肉比蔬菜要便直,也比牛肉便直。以前,人们认为菲律宾人喜欢吃猪肉是受西研牙人的影响,但是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菲律宾人喜欢吃猪肉料不是受西班牙人的影响,而是受中国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