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面提到的圣尼诺节、阿提阿提汉节等,菲律宾还有以下与宗教相关的节日,快来和中菲教育(cnphedu)马尼拉负责人一起来了解吧:
黑耶稣节:每年的1月9日,信徒们会抬着马尼拉的“黑耶稣”像巡游,上百万菲律宾人会参与其中。源于1606年西班牙船队船上的耶稣像被烟火熏黑,到达菲律宾后被漆成黑色并供奉,据说有种种神奇传说,信徒们认为触摸黑耶稣像可治病、带来好运。
圣周节:从复活节前那个周日开始,直到复活节的七天时间。是除圣诞节以外最具特色的天主教重要节日。期间教徒们举行连续7天的宗教活动,包括周一读经游行,周二做弥撒,周三纪念耶稣受难,周四忏悔,周五举行圣葬,周六耶稣复活、举行“会面游行”。
五月花节: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菲律宾最隆重热闹的节日之一,特点是选“花后”和举行圣母像大游行,人们会用鲜花装饰街道和教堂,向圣母玛利亚献上花环,以表达对圣母的崇敬。
圣母无原罪节:于12月8日举行,是为了纪念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是在没有原罪的情况下受孕的这一信仰,这一教义是天主教信仰的基石。这一天有教堂礼拜、游行和社区集会等活动,信徒们抬着玛丽亚的圣像,伴着赞美诗和祈祷穿过街道。
守护神节:主要由天主教徒庆祝,每个城镇和村庄都有一位守护神,所以各地会在不同时间举办相应的守护神节。通常包括抬着守护神的圣像巡游街道,还有烟火表演等,有些地方会将圣像放在船上在河流中巡游,许多家庭还会在这时为孩子举行洗礼仪式。
万圣节:11月1日,菲律宾的孩子们会身穿斗篷等装扮,提着小桶要糖果点心。人们会奔向各地的陵墓,点燃蜡烛,摆上鲜花水果,祭奠死去的亲人,与西方的万圣节习俗有一定融合,同时也体现了对逝者的缅怀这一宗教情感。
菲律宾的节日是怎么来的?
菲律宾的节日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宗教因素
天主教影响: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天主教被引入菲律宾。西班牙人鼓励当地社区将节日与基督教节日重合,很多城镇都有了各自的守护圣人,于是出现了以纪念守护圣人为主的节日,如圣尼诺节、阿提阿提汉节、黑耶稣节等。
伊斯兰教影响:菲律宾有一定数量的穆斯林人口,他们也会庆祝与伊斯兰教相关的节日,如古尔邦节、开斋节等。这些节日是为了纪念伊斯兰教的重要事件和先知的事迹,遵循伊斯兰教历进行庆祝。
原始宗教和泛灵信仰:在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之前,菲律宾原住民有着自己的原始宗教和泛灵信仰,他们会举行仪式来祭祀自然神灵、祖先等。部分传统在现代节日中有所保留,如一些地方在丰收节等节日中,仍会有向自然神灵祈福感恩的仪式环节。
历史因素
殖民历史:菲律宾曾被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国家殖民统治过,这也造就了一些相关节日。如菲律宾独立日,是为纪念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而设立。
重大历史事件:为了纪念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或人物,菲律宾设立了相应节日。如卡兰蒂亚瓦节,是为了纪念菲律宾历史上的卡兰蒂亚瓦法典的制定者卡兰蒂亚瓦酋长而设立,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文化和社会因素
丰收庆祝:菲律宾农业资源丰富,为庆祝丰收、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各地形成了许多丰收节,如帕希亚斯节,人们用丰收的农产品装饰房屋,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文化传承与融合:菲律宾由众多岛屿和民族组成,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为了传承和展示这些文化,形成了各种文化节日,如潘加西楠省的邦阿西楠节,展示了当地的艺术、音乐、舞蹈和传统习俗。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融合,也催生了新的节日形式和内容。
现代商业和旅游推动: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吸引游客,一些地方政府和商业机构会创办新的节日,如碧瑶市的花节,通过展示各种花卉和举办相关活动,提升城市知名度,带动旅游业发展。